我是一个很不喜欢争执的人,所以一直很希望有一种人际关系的模式让我能避免冲突,因为我意识到争论的“赢”并不是让我很快乐的事。我更喜欢确定性的真相,也许就是因为这个,我感受到在数学当中极大的快乐。
很多的争论到最后都会变成技巧的竞赛,因为语言总是有漏洞的,如果某个人擅长捉虫,那从漏洞中攻击对手就可以了,最后常常没有什么关乎真相的结论。因为人被丢在这样一个杂乱的世界,所以总想从中找出规律,有的人看到了A形态的规律,有的人看到了B形态,但也许另一个人站在上空鸟瞰,会发现A和B都是局限在极小一处的细枝末节。争执这样的规律让我觉得疲惫,既没有获得交流的乐趣,也没有感到友谊的乐趣,也没有获得什么知识。刻板印象就是这样一种规律。即使我经常避免这样的争论,但在异国,也会遇到被人提到这样的刻板印象,我时常没什么想说的,因为如果一个人看到了A形态的规律,就说明ta:1)站在可以看到A的视角;2)对存在A规律的问题有兴趣;3)对发现A规律感到比较愉快,对ta的情绪有帮助。而我对这三项都既不适用,也不太有兴趣,所以一般就不去讨论了。但我绝不认为所有人都应当这样,相反,我很尊重愿意用时间和精力去辩论这样规律的人,正因为他们的存在,才给了我脱身而去做别的事情的机会。但实际上,刻板印象常包含一定程度的真相,不然这样的印象不会持续这样的久。同时,这也是一种坏品味,很多这样规律的出现都是由于某人看到了这样的规律,由其他看到此规律的人印证后,传播到没有见到此规律的人中间。最后的这批人不仅没有见过这个规律,也没有见过产生这规律的事件和现象,所以长时间持有这样的认知是有点难为情的。
数学的规律很单纯,比物理的世界还要单纯。它讨论抽象的数字、形状,而一旦这种规律被人运算出来,它的真属性是普遍的,这时运算出来的人,和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人,以及围观这些人去运算的看客,都会体会到无限的愉快。这些抽象的规律,可以有应用上的价值,也有审美的价值。它的美有无限的阐释空间,因为它全无内容,只有形式,因此人可以有无数欣赏的方式,或是欣赏这形式,或是将喜欢的内容填充进这些形式中——其中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西方的古典音乐,将物质振动的频率加在了形式当中。
世界杂乱多变,文学让我感受到混乱中蕴含的动力;数学则给我提供一个撤退的小屋,确定,完美,无限,充满想象空间。